剛剛出生的嬰兒小腿總是喜歡蜷縮著,看起來有點像是羅圈腿的樣子,於是很多父母就非常擔心,自己的寶寶這樣是不是就是羅圈腿啊,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一、什麼是羅圈腿
羅圈腿是人們對雙腿呈“O”型或近似“O”的一種戲稱。羅圈腿是一種不正常的骨骼發育畸型造成的。醫學上稱為膝內翻,外八字腿又稱“X型腿”,醫學上稱之為膝外翻,是常見的腿部畸形之一。尤以青少年發病率較高。
什麼是“蜷腿”
蜷腿,多出現在新生兒身上,表現為小腿彎曲著,兩個膝蓋不能完全並攏,小腿向內翻著,有點像“羅圈腿”,這個姿勢有點萌有點奇怪,很多媽媽對此不知所措,擔心這是否是傳說中的羅圈腿。事實上,這是正常現象。
寶寶出生後是“羅圈腿”,這是因為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胎寶寶一天天長大,子宮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狹小。為適應宮內發育的需要,胎兒在子宮內四肢蜷縮,兩隻胳膊彎曲著,大拇指握在拳頭裡,大腿屈曲外展,頭部常常向一邊傾斜。這種姿勢雖然最大限度地縮小瞭下肢在子宮內的占位空間,但同時也出現瞭一個問題:雙下肢為適應這種姿勢,盡可能地雙腳向內彎曲,由此帶動小腿從膝關節起向內彎曲,膝關節會輕微變形。胎兒的骨質富於軟骨,在外力作用下也使小腿發生變形。寶寶而在媽媽肚子裡10個月蜷成一團的姿勢,出生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不足3個月大的寶寶,下肢的脛骨(膝關節以下的長骨)朝外側彎曲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傢長不必過度擔心,也不要急著給寶寶強行糾正,否則還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二、怎麼判斷寶寶的腿是否正常蜷縮
方法很簡單,傢長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後輕輕拉直寶寶的雙腿,讓其腳跟處並攏,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膝蓋和踝關節也是並攏的;倘若膝蓋分開超過瞭6厘米以上,傢長就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盡早確診是不是羅圈腿。
其實,羅圈腿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所致,早期以多汗、易驚、睡眠不安、好發脾氣為主要癥狀,如果在3歲前發現孩子是羅圈腿,通過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運動,就能改善肌肉張力,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慢慢糾正過來;但如果超過瞭3歲,就要考慮手術治療瞭。
三、如何預防寶寶羅圈腿
我國傳統上有一種說法,認為引起羅圈腿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時期沒有給寶寶綁腿所致,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預防羅圈腿一般要確保營養充足、坐姿、站姿等要正確。具體可以參考:
飲食中多補充高鈣質的食物如紫菜、奶酪、青豆、海帶、雞蛋黃、黑芝麻、蝦皮、大豆、薺菜、黑木耳等。母乳中所含的維生素D也是有限的,所以新生兒到百天以後,傢長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補充一些維生素D;
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曬太陽,也能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從而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走姿,千萬不能外八字走路。外八字行走時,腿在向側邊用力,給膝關節一個外推的力。這樣每走一步,膝關節的外側副韌帶就受到一次牽拉和沖擊,長期下去,膝關節外側副韌帶就會松弛,膝關節的外側穩定結構不穩,膝關節就會向內旋,形成羅圈腿瞭。
坐姿,不能翹二郎腿坐,不能盤坐、跪坐。
站姿,不能中心落在一條腿上稍息姿勢站立。稍息姿勢站立的時候,著力的腿,膝關節也會受到向外的力,而內旋角度增加。時間久瞭,就會形成羅圈腿,或者羅圈腿加重。
其實大多數寶寶出生之後腿部都是蜷縮著的,傢長朋友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看起來像是羅圈腿也沒有必要過分著急上火,其實這屬於嬰兒出生之後正常的現象,出現羅圈腿的概率是比較小的。父母一定要正確區分羅圈腿和正常蜷腿,並且做好積極預防寶寶羅圈腿的措施。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