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已經養成瞭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很多人也知道最好是讓寶寶也養成這樣的習慣,這樣到瞭時間點就會產生便意,定時排便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傢長都希望寶寶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那麼寶寶如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呢?定時排便的好處有哪些呢?
寶寶如何養成定時排便
第一步: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訓練時間一般選在每次主餐一小時以內,父母可以讓寶寶在便盆上坐便至少10分鐘,導他大便。剛開始時,由於各個孩子的成長個體差異,寶寶不一定會按大人的示意去排便,但做父母的對孩子仍要采取輕松、容忍和鼓勵的態度,絕對不要給孩子身心上造成壓力,使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第三步:訓練過程中,當發現孩子忽然站定不動、睜大眼、合緊嘴、面頰漲紅這些便意的表現訊號時,就應該以鼓勵和贊許的語氣跟孩子說:“寶寶要拉瞭”、“寶寶的臭臭要出來啦”的話語,幫助孩子深刻感受便意,並讓孩子明白排出糞便是一件很驕傲、輕松的事情,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愛上排便的感覺,從而最終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定時排便的好處
生活中,常常會有人因為工作實在繁忙或由於條件不允許,即使產生瞭便意,也會通過人為地緊縮肛門直至最後使便意消失,在專業上這屬於“逆蠕動”反射,偶爾一次有意抑制排便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影響,如果大腦皮層經常地抑制排便,一方面使直腸對糞便的敏感性降低;另一方面糞便在直腸、乙狀結腸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而使糞便幹燥,產生頑固性便秘。
人體控制排便的最高“司令部”―大腦皮層對骶部脊髓排便中樞具有調節作用。當人為想抑制排便時,肛門外括約肌會發生強烈收縮,收縮的外括約肌壓迫內括約肌,使內括約肌攣縮,此時,由於平滑肌(胃腸道系統均為平滑肌)的固有特性,內括約肌攣縮則直腸反射性擴張,直腸空間加大,糞便更多地被保留於直腸內,由於直腸的擴張,直腸壁的張力降低,又會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減弱或消失,糞便停留越久,水分被腸壁吸收的越多,所以越容易引起便秘,更有甚者患者根本沒有瞭便意。所以,有便即排,對於避免便秘非常有利。
本文詳細介紹瞭寶寶如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也介紹瞭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的好處有哪些。作為一名傢長,你最好是積極訓練寶寶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對寶寶的小身體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