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和甘草這兩種主要的材料在市場上都是比較容易買到的,並且制作的方法其實也不難。接下來,媽網百科將為大傢具體介紹茯苓甘草湯的做法。快來看看吧!
1、組成:茯苓、桂枝二兩,甘草一兩, 生薑三兩。
2、主治: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先治其水,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太陽證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動,不自安也。亦治傷寒汗出不渴者。經曰:傷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湯主之。汗而不渴為邪熱未入裡,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遺溺。
3、方論:此足太陽藥也。淡能滲水,甘能寧心助陽,故用茯苓;辛能散飲,溫能發汗解肌,故用薑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補氣和中,故用甘草。
4、按:悸證,有過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氣虛而悸者。惟飲之為悸,甚於它邪,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於肺則咳,傳於胃為嘔,溢於皮膚為腫,漬於腸間為利。故經曰:先治其水,後治其厥。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5、本方去生薑,加白術,名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仲景治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逆滿氣沖,寒邪伏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沉為在裡,且既經吐下,復發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金匱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