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指月經期和月經期前後出現的周期性下腹痛,常發生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偶然發生在月經期後數日內。下腹痛呈痙攣痛和脹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內側及肛門周圍。可伴有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全身或下腹部畏寒、大便頻數,劇痛時可發生虛脫。痛經程度依賴主觀感覺,無客觀標準,因此發生率不一。
痛經分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痛經發生在初潮2年以後,不同疾病痛經的年齡、病程不一,痛經發生的早晚也各異。那麼,出現痛經有哪些原因呢?
1、子宮頸管狹窄。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並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6、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痛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7、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8、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9、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0、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11、外部環境。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經。
痛經會給婦女帶來不好的感受,痛經可以通過食療法、藥物療法、口服避孕藥、泡腳以及運動進行緩解。女性痛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長期痛經且嚴重的就可能會導致不孕。女人痛經的時候,總是認為吃點藥多喝點水就可以瞭,其實這樣是在為自己埋下隱患。因此,不能簡單的吃一些藥就糊弄過去,必要時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平時更要註意飲食習慣,註意防寒保暖,保持心情愉悅等。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