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人體內很重要的器官,血液可以用來運輸氧氣和各種營養給身體內各個器官。而當發生溶血之後,如果破壞的紅細胞過多的話,會嚴重影響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那麼,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溶血呢?嬰兒的溶血病又會有哪些臨床表現?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溶血
溶血主要是母嬰間血型不合而產生血型免疫反應的遺傳性疾病,屬於二型超敏反應。胎兒由父母遺傳來的顯性抗原恰為母親所缺少,此抗原進入母體,產生的免疫抗體(IgG)可以通過胎盤絨毛膜進入胎兒血循環,與胎兒紅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活補體,使之破壞而出現溶血,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和生後短時間內出現進行性重度黃疸,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
溶血病嬰兒的臨床表現
1、皮膚與鞏膜發黃。溶血癥嬰兒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珠)明顯發黃,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2天出現,48小時內迅速加重,血清膽紅素濃度急劇上升超過12~15mg/dl,甚至達20mg/dl以上。
2、貧血。患兒均有輕重不等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腫。
3、肝脾腫大。輕癥無明顯增大,重癥胎兒水腫時有明顯肝脾增大
4、神經癥狀:出現嗜睡、拒奶、四肢松軟,繼而抽搐,表現為兩眼凝視、眨服、四肢陣陣發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張,有時尖叫等表現即稱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常於血清膽紅素達20mg/dl以上時發生,是由於間接膽紅素進入腦組織中,損傷腦細胞所致。
5、發熱。溶血癥患兒常伴有發熱。
溶血多見於嬰兒,尤其是新生兒,主要是因為寶寶和媽媽的血型不同引起的,最多見的是媽媽是O型血,而寶寶是其他血型的時候。所以如果爸爸媽媽發現自己傢的寶寶有上述的溶血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