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兒童的教育也直接關乎到祖國未來的發展。很多人認為教育僅僅是在學校的教育,其實這是一種誤區。真正對孩子以後有深刻影響的是傢庭教育。那麼兒童教育的重點是什麼呢?傢長又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呢?傢長的教育有哪些誤區呢?
兒童教育的重點
1、身體
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瞭對孩子智力開發,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父母忽略瞭重要的一點,即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的。
2、性格
傢長應重視孩子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傢庭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瞭,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
3、智力
當前許多傢長在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時走進瞭一個誤區,即認為教會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就是智力開發,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應讓孩子開闊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傢長如何對兒童進行教育
1、適當的精神鼓勵
認為隻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傢長隻註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瞭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傢長給孩子買瞭許多書籍或買瞭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贊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讓孩子自我發展
傢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瞭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瞭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瞭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瞭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傢長應該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自我發展,按照孩子自己的想法做想做的事情,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即使給予分析和幫助,而不是一味的為孩子設計未來。
3、以理服人
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傢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傢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傢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社會上發生的許多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或多或少的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遭受到父母帶來的心理創傷,繼而發展成社會中的不穩定因素。
4、肯定孩子
傢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有一位外國科學傢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說傢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在孩子將一件事情做的很好時,傢長應該毫不吝嗇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也就是常說的“激勵式教育”。當然,激勵的時機要選擇正確,不能一味的鼓勵,這樣也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的想法。
5、引導孩子
傢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們能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們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們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傢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傢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傢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傢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瞭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傢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給子女。
6、促進孩子
“健康是財富”,傢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讓孩子多出去跟其他同齡人一起遊戲和交流,而不是在傢中不停的學習。傢長也應時常參加孩子的各種活動,表示自己對孩子的關心。
7、父母言行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傢長的重視,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傢裡給他們佈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傢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
兒童教育的誤區
1、過分溺愛
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愛孩子卻是人類獨創的一種另類之愛。在世界各國的傢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光輝的一種畸形心理,在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以後,溫柔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化做一個圈套。人性被扭曲後的結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種到瞭年齡便把小獅子扔進茫茫草原之母獅釋放出來的獸性。對此,教育傢馬卡連柯說過一段經典的話:“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2、忽視的培養
除瞭溺愛,嚴格的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嚴重扼殺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從三四歲甚至更早,父母們便開始命令孩子們學漢字、念唐詩、背宋詞、練算術,而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可孩子畢竟是孩子,縱然他們幼小的心靈裡有無數個理由,又豈能?出一個借口,去挑戰和反對瞪著大眼、攥著拳頭、攜帶著中國傳統文化因子的傢長的種種威嚴?
3、心靈施暴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於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遭受著一種心靈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陳舊的理念並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責任再次落到他們身上時,我們所享受的待遇將是多麼可怕[1]呀!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師的培養下,完全沒有樹立起獨立的人格。心靈施暴,扼殺瞭獨立人格的樹立這不是父母的錯誤,而是中國傢庭教育的悲哀。
5、物質刺激的誘導
在中國傢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據瞭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鐧。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道理有時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繼出臺瞭所謂“見義勇為獎”等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這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瞭在一個法制尚未健全的國度裡,一個民族和一種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靈裡,這是一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腐敗的大幕已經悄悄拉開。
6、體罰
體罰對於中國的孩子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特別是在農村孩子和教育欠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裡。中國傢長們理由萬千,什麼“不打不成才”、什麼“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於是一個嶄新的輪回繼續著:被棍棒打出來的父母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來的老師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學生。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