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病程具有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與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傳染性更強,並發癥更多。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性感冒每年的發病率約為10%到30%,每年約有50萬人死於流行性感冒。最常見原因是死於呼吸系統並發癥。那麼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什麼呢?
流行性感冒的致病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人群普遍容易感染,它是正粘病毒科的代表種,簡稱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動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體。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發生變異,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臨床癥狀是急性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呼吸道癥狀。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易感者與感染者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而傳播。所以一般秋冬季節是流感高發期。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甲型流感病毒由於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可以進一步分為H1N1、H3N2、H5N1、H7N9等亞型。
流感病毒能在雞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由於流感病毒抵抗力較弱,不耐熱,56℃30分鐘即可使病毒滅活。室溫下傳染性很快喪失,但在0℃~4℃能存活數周,—70℃以下或凍幹後能長期存活。對於致病原的診斷方法有間接或直接免疫熒光法、ELISA法檢測病毒抗原等。PCR、核酸雜交或序列分析等方法也被用於檢測流感病毒核酸或進行分型。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