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細嚼慢咽”有助於身體健康,可是,眼看著全傢人都吃完飯瞭,孩子還有大半碗飯沒有進肚。孩子吃飯為什麼會磨磨蹭蹭?四歲孩子吃飯慢怎麼辦呢?
控制零食
孩子的零食過多會影響正常飲食。寶寶平時零食很多,想吃就吃,等到吃飯時不餓,自然就不愛吃飯瞭。等到餓瞭的時候又拿零食充饑,這樣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既不利於孩子的營養攝入,也養成瞭不按時就餐的壞習慣。
孩子的零食要控制,不僅使要控制數量,也要考慮的零食對孩子身體發育的影響。零食的口味一般偏甜,兒童愛吃,比平常的飯菜更容易吸引孩子。但需要瞭解的是,有些零食可能熱量過多,導致兒童肥胖;有些零食可能激素超標,導致兒童性早熟,這都有很多報道,不可掉以輕心。
關註身體
關註孩子的身體變化,瞭解孩子是否有身體不適的情況。很多情況可影響孩子就餐。天氣冷暖可能讓孩子感覺不適,可能會有輕微感冒癥狀。飯菜的軟硬程度可能讓孩子消化不良。
定期或根據具體情況帶孩子進行體檢是個比較穩妥的辦法,體檢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身體疾病。孩子因表達能力問題,不能準確的描述身體的不良情況,如果任其發展,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即便是孩子不在自己身邊,是長輩撫養,也要讓撫養人做到瞭解孩子身體發育情況,如發現有患病,應及時就醫或咨詢醫生意見。做好孩子的日常情況統計,這樣在就診時也可以幫助醫生進行病情診斷,避免出現誤診。
合理營養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一個良好的膳食結構,不僅有利於培養科學的飲食習慣,也能夠最大程度的補充孩子所需的各種營養,也不易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
孩子的科學飲食需要全傢人的努力,不能父母要求嚴而長輩要求松,這樣反而讓孩子的飲食不規律。飯菜一般應以清淡為主,不宜味道過咸過重。要從小註意營養搭配,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那種無肉不歡或偏愛甜食的飲食習慣是不可取的。
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會對寶寶一生都產生影響。改變菜式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要貿然給孩子嘗試從未吃過的菜式,特別是一些特色小吃,更要慎重,以免引起不適。
溝通交流
每天最好有和寶寶的溝通時間,及時瞭解寶寶的思想動態和學校情況,幫助寶寶分析,要鼓勵寶寶將遇到的事情講出來,對寶寶不恰當的行為也不要橫加指責,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不要讓孩子感覺過於正式。
做到從側面引導,逐步規范寶寶的日常生活舉止,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對的,遇到一些事情去如何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告訴父母,有問題及時溝通。也要和孩子幼兒園的老師保持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日常經常的溝通可減少在就餐時過多的交談,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就餐時間。
孩子的正常用餐時間大概是半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如果寶寶沒有吃的欲望,媽媽就不要再到處追著寶寶進食,這樣不利於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另外,孩子吃飯時最好不要看電視,盡量避免孩子分心,這樣不利於孩子的營養吸收。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