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月寶寶今天的工作狀態不是很好,旁邊的媽媽有些著急,並對他說:“寶寶,你看看人傢點點,比你還小,上課的狀態那麼好,做什麼都專註,還能自己收拾工作,你看看你......啥也不會,光搗亂,這節課什麼都沒學到。”雖然媽媽的語氣並不兇狠,甚至還透露出一絲玩笑的成分,但我還是能清晰感受到寶寶的神情變化。
在隨後的加餐禮儀環節,一貫獨立用餐很好的寶寶,今天卻模仿小月齡的孩子,不僅用手抓玩食物還故意往地上扔勺子。一旁的媽媽又開始瞭說:“寶寶,你看人傢點點,加餐吃的多好呀!”這次媽媽話還沒說完,寶寶使勁的把盤子也往地上扔起來瞭。
“比較”傷害瞭孩子
所以,在這節課後的傢長團體討論環節,我特意把話題設為“比較”。我先讓傢長們回憶一下:他們小時候是否有被人比較的經歷?如果有,感受怎麼樣?又做出瞭什麼樣的決定和行為?
其中一個媽媽分享到,她從小就是被比較長大的。她有一個文靜懂事又漂亮的姐姐,而她則屬於精力旺盛又活潑的孩子,所以大人們經常會對她說:“好好學習你姐姐,別成天瞎胡鬧!”每每聽到這些話她就很生氣難過,這令她覺得爸爸媽媽隻愛姐姐,不愛她。因此她認為她需要經常做點什麼事情好使爸爸媽媽能註意到她。又因為年紀小,除瞭惹他們生氣外,她也實在想不出其他更好辦法。
案例中的寶寶媽媽聽完這個傢長分享後,馬上意識到瞭自己剛才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瞭解瞭寶寶剛剛扔東西的行為是在發泄他的情緒與不滿。下課後,她擁抱住寶寶,並向他致歉,承諾再也不會把他與別人進行比較瞭。
老話都說:人比人,氣死人!是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應該拿來進行橫向比較。用自己孩子的短處與別人傢孩子的長處比較,這是最要不得的,隻會讓孩子感覺更糟糕,更有挫敗感,他們也不會因此而做得更好。如果使用比較的本意隻是為瞭給孩子樹立榜樣和激勵孩子,那就請用孩子的今天與昨天進行縱向相比,鼓勵孩子今天比昨天更有進步吧。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