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燒傷的護理

 2024-03-23  阅读 16  评论 0

小兒燒傷的護理

小孩子老虎屁股也敢摸一摸,正是因為小孩子不知道事情的輕重,所以比較容易出現危險,小兒燒傷是小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危險之一。小孩子出現燒傷之後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配合治療還需要精心的護理。那麼小兒燒傷的護理措施有哪些呢?

一、小兒燒傷的癥狀表現

小兒是指12歲以下的兒童,小兒燒傷多發生在幼兒期和學齡前期,特別是1--4歲小兒。由於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在解剖、生理方面未臻成熟,燒傷以後,對疾病的耐受性較差,易發生休克、敗血癥、死亡等。

輕者以消化道癥狀為主,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每日數次至十餘次,大便為“蛋花樣”或稀糊便,酸臭味,有少量粘液,但無膿血。鏡檢有大量脂肪球、不消化食物殘渣和少許血細胞。重者大便也增至數十次,呈水樣便。

嘔吐頻繁或出現腸麻痹,並可伴有脫水、酸中毒,低血鉀癥等一系列水與電解質平衡的系亂。由於腸內毒素的吸收,小兒常呈現中毒癥狀,如精神萎磨、嗜睡或躁動不安,甚至驚厥、昏迷。

二、小兒燒傷的傢庭護理

對於小兒燒傷的護理,為瞭便於傢庭的照顧,一般采用包紮療法,如四肢。但對於傷及臀部、會陰、頭面、頸部,因這些部位不便於包紮,則采用暴露療法。要充分暴露燒傷創面,如頸部要使患兒頭部稍後仰,膚股溝處要使患兒下肢盡量外展。

對於此種療法,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做好安全防范,對陪護要做詳細的安全指導。使用烤燈不可太近,否則可加深燒傷。暴露療法要求環境清潔、溫暖、幹燥,室溫30-32度,相對濕度40%左右,接觸創面的物品均應消毒。

四肢燒傷者不管采取暴露療法或是包紮療法均應抬高患肢,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減少滲出期組織腫脹,註意觀察末梢循環血量、防止肢端發涼、發紫、麻木。

保持敷料清潔、幹燥。如外層敷料滲透、大小便污染時及時更換。同時定時翻身,更換體位,減少受壓。夏季包紮不宜太厚,註意降溫,冬季更換敷料時,註意保暖。

如果小孩子出現瞭燒傷除瞭需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之外,還需要在平時的傢庭生活中做好護理工作,這樣才能夠保證燒傷的盡快痊愈,保證孩子盡快康復,不會留下後遺癥。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

本文鏈接:https://www.wdbaby.com/3sui/467075.html

Copyright © 2022 無敵寶貝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