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的飲食與寶寶密切相關,媽媽的營養會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在哺乳期間,媽媽的飲食是很重要。那麼,媽媽需要怎麼吃才可以更健康呢?
豬骨通草湯
材料:豬骨(腔骨、排骨、腿骨皆宜)500克,通草6克,少許醬油
做法:豬骨和通草加水1000毫升,熬1~2小時,熬成豬骨湯約1小碗,加入少許醬油,一次喝完,每日喝一次,連服3~5天。
功效:豬骨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
豬蹄通草湯
材料:豬蹄1隻,通草3克
做法:放水1500毫升,放入鍋(砂鍋為佳)內共煮,先用武火,水開後改文火,煮1隻豬蹄,連續服3~5天,豬蹄在午餐時吃掉。
功效:豬蹄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有較強的補血、活血作用。通草可利水,通乳汁。二者配伍,對產婦有康復身體,通乳之功效。
花生豬蹄湯
材料:花生米200克,新鮮豬蹄2隻,黃酒、蔥、薑、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豬蹄凈毛,刮洗凈,用刀劈開,斬成塊下鍋,加足水,放人花生米和調料,水沸後用小火燉2小時至豬蹄爛熟。
功效:滋陰補血,通乳下奶。主要用於產後血虛乳少癥
黃花燉瘦肉
材料:幹黃花菜(又名金針菜)25克,瘦豬肉250克
做法:幹黃花菜(又名金針菜)25克,瘦豬肉250克,煮或燉至熟爛做菜佐餐。亦可用同量黃花菜與豬蹄1隻共煮來吃
功效:黃花菜可治療婦女封閉(但必須用幹的且與豬肉或豬蹄共煮,燉才有效)
清淡肘子
材料:豬肘子1隻,當歸身、王不留行各1份
做法:豬肘子1隻,當歸身、王不留行各1份。三者按100:2:2比例,用清水文火燉煮至爛熟。午餐吃肉,晚餐喝湯。
功效:當歸為補血調經的婦科要藥,且有潤腸通便作用。王不留行有行血調經、催乳、消腫功效。豬肘肉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三者相配,有活血補血、通經下乳、強健身體作用,對產後無乳且體虛者尤宜。
媽媽們可以通過以上食譜為自己補充營養,為寶寶提供充足而營養豐富的奶水。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