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媽咪生小孩之後,到瞭月經恢復的時期,就有疑問瞭,月經是什麼時候來呢?是來到比較早好,還是比較晚好?是、帶著這樣的問題,媽網整理瞭這篇文章,解決媽咪對產後月經問題。一起來關註一下吧!
產後月經是什麼時候來
其實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真的有早有晚,根據不同的孕婦的生理狀況還是有差別的,而且差別還是很大的。早的可在滿月後,即1個月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即1年後才恢復。主要是因為這是跟排卵時間有關。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瞭。此外,在產後6周,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後的黃體存在。因此,如果媽媽沒有喂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大多數哺乳產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月經是產後越早來越好?在這裡有存在著兩種說法。
1.一種說法是,如果月經來的越早,說明的是身體狀況好,越健康,恢復的也快。而且,據老人們說:如果產後月經來的早的話,說明以後孩子會很多。照現在的話理解,就是恢復排卵早,更容易懷孕。
2.因為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新媽媽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有些要在一年後才恢復月經。所以衍生出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月經來得晚更適合給寶寶喂奶。
那麼我們回歸一個重點的問題,月經來的早還是來的晚好,其實這個是沒有一個準確答案的,因人而異,,因為這跟哺乳、哺乳時間長短、個人身體素質等等都有很大關系。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