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生完寶寶後可能會發現自己身上出現瞭一點盆骨不同程度的障礙,這是很正常的事,我國的女性們生完孩子大約一半人都有這樣的癥狀,那麼小編相信,寶媽們一定很關心盆地肌肉的恢復訓練方法有那些吧。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1、盆底操
具體做法需要寶媽們意識地收縮陰道,初學者很難體會陰道收縮的力度,所以可以在排尿時收縮盆底,比如尿流在收縮時終止,而放松時繼續排出,這就表示瞭正確的肌群收縮。並且,在收縮盆底肌群的同時,要盡可能的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縮。
記住一點,訓練的強度和時間可以一點點增加,開始每次收縮尿道、肛門和會陰5~10秒後放松,間隔5~10秒重復上述動作,連續5分鐘,每日兩次。之後可以逐漸增加訓練量。
2、提肛法
意為有意識地對以肛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性收縮,以加強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具體的做法是反復做縮緊肛門陰道的動作,記住每次收緊不少於3秒後放松,連續做15-30分鐘,或每日做150-200次,4-6周患者有改善,3個月有明顯效果。但對於重度盆底功能障礙者,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電刺激治療抑或相關的手術治療。
3、運動法
這是大傢最熟悉的方法啦。產後媽媽可以通過一些鍛煉,如屏住小便、提肛運動、收縮運動或其它運動來加強彈性的恢復,促進陰道緊實。但一定記住,不僅要進行恢復性的鍛煉,還必須保證攝入必需的營養,保證肌肉的恢復。
產後盆底修復的時間
修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還要考慮時間因素哦。
牢記產後42天是盆底修復最佳時機,這一階段的媽媽進行常規盆底肌肉訓練,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恢復正常,並增強陰道緊縮度,提高性生活質量,同時有利於預防、治療尿失禁、子宮及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障礙性疾病的發生。生物反饋治療是近年來國內引進的有效防治及治療手段。
相信通過這篇文章,各位辛苦瞭的寶媽們一定明白盆骨修復的重要性瞭吧。隻要按小編的方法進行自己的盆底修復訓練,小編相信各位寶媽們一定能在產後恢復的相當好,盡快回歸曾經的狀態。記住這些盆骨肌肉康復訓練哦!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