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越來越多的重視預防,所謂的預防就是把以後將會發生的是盡可能的控制住。疫苗就是其中一個體現。很多人不明白疫苗的作用是什麼,甚至於誤以為打瞭疫苗就不再會生病,這也是一種錯誤的理解。那麼從醫學上來講,究竟疫苗為什麼能起到預防的作用呢?疫苗是一種抗體嗎?
疫苗是一種抗體正確嗎
這種說法不正確,疫苗是抗原,它是滅活的病毒做成制劑後註射或吸收入人體,使人體產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而產生該疫苗的抗體,當日後感染該病毒後,機體內因存在該病毒的抗體而可以直接產生強大的免疫作用。
1、病原體就是致病微生物,例如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朊蛋白等,但需要註意的是,這些微生物隻有引起機體疾病的時候才能稱病原體,因為正常人體內有大量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致病的,所以不能稱病原體。
2、抗原和抗體是免疫學的概念,正常人體有抵禦外來致病因素的能力,其中一種途徑就是通過對抗原產生抗體,抗體可殺滅這些致病因素。
預防接種前後應註意哪些問題
嬰兒出生後可從母體內獲得一定的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抵抗力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因此,必須適時地給兒童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保護兒童身體健康。
1、接種前,傢長可給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種部位皮膚清潔。換上寬松柔軟的內衣,向醫生說清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癥”方可接種。
2、接種完畢,應在接種場所觀察30分鐘,無反應再離開。孩子打過預防針後要避免劇烈活動,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要細心照料,註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反應,一般多喂開水,一般在1―2天就會好的。
疫苗不是一種抗體,是作為一種抗原存在的。隻有在體內先投放瞭抗原,才會在病毒將要入侵的時候出現抗體的反應。打疫苗這能作為一個預防疾病的作用。身為患者千萬不能認為疫苗能夠拯救疾病,真正的治療還應立刻就醫治療。祝願身體早日康復。
版權聲明:底部版权信息;